当企业处在开始开展和落地知识管理的阶段时,通常会发现,按之前定义的框架来落实有些力不从心,之前规划好了,但在推进中会变形或效果不明显。
那么企业要制定什么样的知识管理框架?
达成知识管理短期、长期的工作目的,首先肯定的是,需要输出知识管理框架,在制定框架之前先有个清晰的思路,在哪些方面需要输出框架,有几种框架,以及给出相关框架的说明和性质。
这好比在做一桌家宴,什么时候吃和有多少人聚会?有没有时间和人手来做饭?是从家里有什么料就做什么来安排呢,还是荤菜素菜凉菜要先设计个菜单再补食材?
同时需要照顾到多数人的口味、忌口和老人小孩们的特殊吃饭需求。
如果是经常来聚会,还要考虑到聚餐主题和家宴的系列策划。我们大概可以想象到,从口味爱好和营养搭配方面挑选一些食材,这里管理食材是要有个类别分类和保鲜存放方案的。
有了合适的食材,要做出一桌适合全家人聚会吃的饭菜,肯定得有个主厨或主妇来想着要做什么饭菜,把握色香味俱全和食材用量,规划几个荤菜几个素菜几个凉菜,以及配汤和主食等一系列的前后张罗,这里是要有个策划框架的。
家宴谁来做,怎么吃到家人的拿手好菜,通过什么尽量调动起大家来一起做饭,在每次家宴之前都要有相关聚会流程和分工,如何更好的组织家宴活动,需要一个实施方案,这里是要有个聚餐落实框架的。
从这个生活中的例子来看,知识管理会有三种框架:
“食材”管理框架:如同管理食材那样,知识管理工作先要做知识选材,企业需要优先管理什么样的知识,定义好知识资产范围和管理规范,制定知识的“保鲜”程序和措施。
“饭菜”整合框架:如同策划家宴那样,知识管理得有个前后张罗的组织,对接目标,将企业想达成的目标做个统筹规划,基于现状做好短期、长期的工作策划和资源整合。
“家宴”活动框架:如同组织家宴那样,知识管理一定得有个实施框架,上面的统筹规划并不能一下子完全明确如何干和干成什么样,我们得从人员角色、流程、技术上再深入分解到具体工作,并按某种度量方式来评估是否朝着目标在推进。
企业要制定什么样的知识管理框架,可以从“食材”管理框架、“饭菜”整合框架、“家宴”活动框架来重点入手做起来,这里面包含了知识管理的知识记录、固化、整合、嵌入活动、交流等各项工作。
所以,知识管理的框架并不是指一个蓝图,几个框架要相互配套,最终通过实施框架来落地。
关于作者:张丽娜,国内资深知识管理专家,国际引导者协会IAF会员,Everything DiSC国际认证讲师。
讨论